`
fjfj910
  • 浏览: 88536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收藏列表
标题 标签 来源
Oracle Decode函数详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5394060100iq95.html
函数介绍  

DECODE函数是ORACLE PL/SQL的功能强大的函数之一,目前还只有ORACLE公司的SQL提供了此函数,其它数据库厂商的SQL实现还没有此功能。DECODE有什么用途呢?先构造一个例子,假设我们想给智星职员加工资,其标准是:工资在8000元以下的加20%;工资在8000元或以上的加15%,通常的做法是,先选出记录中的工资字段值? select salary into var-salary from employee,然后对变量var-salary用if-then-else或choose case之类的流控制语句进行判断。如果用DECODE函数,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流控制语句省略,通过SQL语句就可以直接完成。如下:select decode(sign(salary - 8000),>=0,salary*1.15,<0,salary*1.2,salary) from employee 是不是很简洁? DECODE的语法:DECODE(value,if1,then1,if2,then2,if3,then3,...,else),表示如果value等于if1时,DECODE函数的结果返回then1,...,如果不等于任何一个if值,则返回else。初看一下,DECODE 只能做等于测试,但刚才也看到了,我们通过一些函数或计算替代value,是可以使DECODE函数具备大于、小于或等于功能。
关于DECODE
  DECODE是Oracle公司独家提供的功能,它是一个功能很强的函数。它虽然不是SQL的标准,但对于性能非常有用。到目前,其他的数据库供应商还不能提供类似DECODE的功能,甚至有的数据库的供应商批评Oracle的SQL不标准。实际上,这种批评有些片面或不够水平。就象有些马车制造商抱怨亨利。福特的“马车”不标准一样。
1 DECODE 中的if-then-else逻辑
  在逻辑编程中,经常用到If – Then –Else 进行逻辑判断。在DECODE的语法中,实际上就是这样的逻辑处理过程。它的语法如下:
  DECODE(value, if1, then1, if2,then2, if3,then3, . . . else )
  Value 代表某个表的任何类型的任意列或一个通过计算所得的任何结果。当每个value值被测试,如果value的值为if1,Decode 函数的结果是then1;如果value等于if2,Decode函数结果是then2;等等。事实上,可以给出多个if/then 配对。如果value结果不等于给出的任何配对时,Decode 结果就返回else 。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if、then及else 都可以是函数或计算表达式。
2 DECODE 的简单例子
  Oracle系统中就有许多数据字典是使用decode 思想设计的,比如记录会话信息的V$SESSION数据字典视图就是这样。我们从《Oracle8i/9i Reference》资料中了解到,当用户登录成功后在V$SESSION中就有该用户的相应记录,但用户所进行的命令操作在该视图中只记录命令的代码(0—没有任何操作,2—Insert…),而不是具体的命令关键字。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当前各个用户的名字及他们所进行的操作时,要用下面命令才能得到详细的结果:
  select sid,serial#,username,
  DECODE(command,
  0,’None’,
  2,’Insert’,
  3,’Select’,
  6,’Update’,
  7,’Delete’,
  8,’Drop’,
  ‘Other’) cmmand
  from v$session where username is not null;
3 DECODE实现表的转置
  数据库中的表是由列和行构成的一个二维表。一般列在任何数据库中都是有限的数量,而行的变化较大,如果表很大,行的数量可能大上千万行。同一列的不同行可能有不同的值,而且不是预先定义的。
  例:住房公积金报表置换实例:
  1.各个单位在本地经办行进行开户,开户就是将单位的基本信息和职工信息的进行登记;
  2.每月各个单位的会计到经办行交缴本单位的所有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系统记录有每个职工的交缴明细并在每条记录上记录有经办行的代码;
  3.每月、季、半年及年终都要求将经办行 变为“列”给出个月的明细报表:
  经办行:城西区 城东区
  月份:
  2001.01 xxxx1.xx xxxxx2.xx
  2001.02 xxxx3.xx xxxxx4.xx
  。 。 。 。 。 。
  原来的数据顺序是:
  城西区2001.01 xxxxx1.xx
  城东区2001.01 xxxxx2.xx
  城西区2001.02 xxxxx3.xx
  城东区2001.02 xxxxx4.xx
  住房公积金系统记录职工的每月交缴名细的pay_lst表结构是:
  bank_code varchar2(6)NOT NULL, -- 经办行代码
  acc_no varchar2(15) not null, -- 单位代码(单位帐号)
  emp_acc_no varchar2(20) not null, -- 职工帐号
  tran_date date not null, -- 交缴日期
  tran_val Number(7,2) not null, -- 交缴额
  sys_date date default sysdate, --系统日期
  oper_id varchar2(10) --操作员代码
  这样的表结构,一般按照将经办行作为行(row)进行统计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希望将经办行变为列(column)这样的格式来输出就有困难。如果用DECODE函数来处理则变得很简单:
  我们创建一个视图来对目前的pay_lst表进行查询。将经办行代码变为一些具体的经办行名称即可:
  CREATE OR REPLACE VIEW bank_date_lst AS
  Select to_char(tran_date,’yyyy.mm’),
  SUM( DECODE ( bank_code,’001’, tran_val,0 )) 城西区,
  SUM( DECODE ( bank_code,’002’, tran_val,0 )) 城南区,
  SUM( DECODE ( bank_code,’003’, tran_val,0 )) 城东区
  FROM pay_lst
  GROUP BY to_char(tran_date,’yyyy.mm’);
  建立视图后,可直接对该视图进行查询就可按照列显示出结果
大并发量处理 大并发量,大数据量基于SSH应用程序架构问题
首先介绍下情况,并发量最多可达到万级,应用程序架构是基于SSH的,系统级是通过Apache分发,集群配置。但是目前情况不理想,我对系统级架构都是在钻研期间,下面是自己查的总结,但还是不怎么理想,各位熟悉的敬请赐教
1. 对于应用程序级,在SSH框架中,性能优化的措施有:
     1)节省事务占用内存,通过AOP分配不同业务层,节省事务内存开支
     2)对常用的数据进行缓存,提高性能,对内存占有量提升,矛盾中。。
     3)代码级优化,这个问题不能改的太全面,毕竟项目庞大,时间上是个问题
     4)高并发量,使用Hibernate是个问题,但是这个时候更换技术架构是个问题
对于高并发技术框架应该不是根本问题,数据库集群和应用服务器集群应该是重点问题,但是这方面还是欠缺,很是着急。。。熟悉的人敬请赐教
2. 系统级性能优化目前想到的措施是:
     1)负载均衡,集群方案
     2)数据库集群
这两个问题可能是关键,熟悉的人敬请赐教了
3. 对于JVM的考虑:
    1)由于Hibernate缓存使用,JVM内存分配是个问题 

=====================================================================================================

一、数据并发带来的各种情况 

①脏读:事务A读到事务B尚未提交的数据,并基于这个数据进行后续操作

②不可重复读:事务A读取数据后,被事务B修改或删除,事务A再次读取时前后两次读取的数据不一致

③幻像读:事务A读取数据后,事务B新增了数据,事务A再次读取是前后两次读取的数据不一致


不可重复读和幻想读的区别:

幻象读和不可重复读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前者是指读到了其它已经提交事务的新增数据,而后者是指读到了已经提交事务的更改数据(更改或删除),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采取的对策是不同的,防止读取到更改数据,只需要对操作的数据添加行级锁,阻止操作中的数据发生变化,而防止读取到新增数据,则往往需要添加表级锁——将整个表锁定,防止新增数据(Oracle使用多版本数据的方式实现)。

④第一类更新丢失:事务A和事务B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事务B先提交修改,事务A回滚操作。导致事务B的修改丢失

⑤第二类更新丢失:事务A和事务B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事务B先提交修改,事务A再提交。导致事务B的修改被覆盖

第一类更新丢失是很严重的操作,如果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在一个长时间的大型事务中,所有的操作都被回滚。所以所有的数据库都不支持这种并发情况。

二、数据库的锁机制

从锁的作用范围来分,可以分为:行级锁和表级锁
从锁的排他性来分,可以分为:共享锁和独占锁(排他锁),其中共享锁允许共享,但阻止独占锁。独占锁不但不允许共享锁,且不允许其它独占锁


于是组合起来就有:

①行共享锁:允许多个会话共享锁定的行数据,但不允许对这些行的独占锁。例如select ...for update

②行独占锁:对行进行独占,不允许其它的共享锁(表,行)、独占锁(表,行)和表共享行独占锁。例如insert,update

③表共享锁:允许多个会话共享表数据,但不允许其它的独占锁(表,行)、表共享行独占锁。可以实现表级事务一致性

④表独占锁:对表进行独占,不允许其它的共享锁(表,行)、读占锁(表,行)和表共享行独占锁。达到序列化操作级别

⑤表共享行独占锁:允许多个会话共享表数据,但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行独占锁。可以达到数据共享同时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幻像读

表共享锁定可以让会话具有对表事务级一致性访问,因为其它会话在你提交或者回溯该事务并释放对该表的锁定之前不能更改这个被锁定的表(因为要修改表的记录,就必须获得行独占锁,但是共享锁会阻止独占锁的获取,这样原来其它正在读取表记录的事务就不会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幻像读的情况了); 

表共享行独占锁与其不同则是多了一个行独占,这样效率更高。

三、事务隔离级别

尽管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锁的DML操作方式,但直接使用锁管理是非常麻烦的,因此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自动锁机制。只要用户指定会话的事务隔离级别,数据库就会分析事务中的SQL语句,然后自动为事务操作的数据资源添加上适合的锁。此外数据库还会维护这些锁,当一个资源上的锁数目太多时,自动进行锁升级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性能,而这一过程对用户来说完全是透明的

下面是ANSI ISO92定义的4个事务隔离级别以及对应的对数据并发的处理


READ COMMITITED:不允许读取未提交的数据,但可以读取已提交的数据。所以可能出现不可重复读、和幻像读(读的过程依然可以被修改、增加、删除)
 
REPEATABLE READ:通过行锁定,在读的数据不允许其它进程修改。确保已读取的数据不被修改、删除(不可重复读)但无法阻止其它进程写入新数据,所以不能确保读取到新的数据(幻像读)
 
SERIALIZABLE:通过表锁定,彻底禁止读取期间其它进程的修改、删除(屏蔽不可重复读)和增加(屏蔽幻像读)
 
但是不管是那种隔离级别,对第一类丢失更新都是不能接收的 

解决方案:为了避免上面出现的几种情况,在标准SQL规范中,定义了4个事务隔离级别,不同的隔离级别对事务的处理不同。 
  ● 未授权读取,也称为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允许脏读取,但不允许更新丢失。如果一个事务已经开始写数据,则另外一个数据则不允许同时进行写操作,但允许其他事务读此行数据。该隔离级别可以通过“排他写锁”实现。 
  ● 授权读取,也称为读提交(Read Committed):允许不可重复读取,但不允许脏读取。这可以通过“瞬间共享读锁”和“排他写锁”实现。读取数据的事务允许其他事务继续访问该行数据,但是未提交的写事务将会禁止其他事务访问该行。 
  ● 可重复读取(Repeatable Read):禁止不可重复读取和脏读取,但是有时可能出现幻影数据。这可以通过“共享读锁”和“排他写锁”实现。读取数据的事务将会禁止写事务(但允许读事务),写事务则禁止任何其他事务。 
  ● 序列化(Serializable):提供严格的事务隔离。它要求事务序列化执行,事务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地执行,但不能并发执行。如果仅仅通过“行级锁”是无法实现事务序列化的,必须通过其他机制保证新插入的数据不会被刚执行查询操作的事务访问到。 
  隔离级别越高,越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但是对并发性能的影响也越大。对于多数应用程序,可以优先考虑把数据库系统的隔离级别设为Read Committed,它能够避免脏读取,而且具有较好的并发性能。尽管它会导致不可重复读、虚读和第二类丢失更新这些并发问题,在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的个别场合,可以由应用程序采用悲观锁或乐观锁来控制。 
通过FTP远程把文件下载到指定目录
1.“开始”-“运行”-输入“FTP” 

2.open qint.ithot.net /*这一步可以与第一步合并,在“运行”里直接输入"ftp qint.ithot.net"。如果你的FTP服务器不是用的21默认端口,假如端口是2121,那么此步的命令应在后面空格加2121,即“open qint.ithot.net 2121”*/ 

3.username /*提示你输入用户名*/ 

4.user1234 /*提示你输入密码,密码不回显,打完密码后回车即可。如果你的密码输入错误,将不会提示你重新输入,这时你要键入“user”命令,将会出现第三步,你可以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5.dir /*你成功登陆后就可以用dir查看命令查看FTP服务器中的文件及目录,用ls命令只可以查看文件。*/ 

6.mkdir qint /*在FTP服务器上根目录下建立qint目录。*/ 

7.cd qint /*进入目录qint,用“cd 你的目录名”可以进入当前目录的下一级目录,这跟DOS一样。*/ 

8.bin /*采用二进制传输。如果你要上传下载,这一步很重要,不先执行这个命令,上传下载会很慢。*/ 

9.lcd d:\qint /*定位本地默认文件夹,在前面我事先在D:盘创建的。*/ 

10.!dir /*查看本地文件夹中的文件及目录*/ 

11.put i001.jpg /*将当前目录(d:\qint)中的文件i001.jpg上传到FTP服务器默认目录。可以用"mput *.*"将所有文件上传到FTP服务器上。*/ 

12.get d123.jpg /*将FTP服务器默认目录中的文件d123.jpg下载到当前目录下(d:\qint)。可以用"mget *.*"将所有文件下载到d:\qint*/ 

13.delete *.* /*删除目录qint中的所有文件。*/ 

14.cd .. /*返回至上一级目录,即根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用“cd ..”要注意,中间有空格。返回根目录用“cd \”。*/ 

15.mrdir qint /*删除目录qint。删除目录,在此目录下不能有文件及目录,不然将无法删除。*/ 

16.bye /*退出FTP服务器*/ 


找到指定下载目录,命令为:lcd d:\qint  (指定到d盘中的qint目录),然后通过get目录下载,命令为:get AH20111102003HT.csv

最终是把AH20111102003HT.csv文件下载到d盘中的qint目录。
去掉字符串中的回车符号
查询tb_vendor_base中的bank_account_name字段有回车换行符的都查询出来

select   bank_account_name,vendor_number   from   tb_vendor_base  where   instr(bank_account_name,   chr(13))   >   0   or   instr(bank_account_name,   chr(10))   >   0 

如果想修改表中的记录可以在select 后面加上for update
如:select * from tb_vendor_base v where v.vendor_number='10956' for update
oracle中的exists 和in 用法详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1d1ce30100cyrb.html
有两个简单例子,以说明 “exists”和“in”的效率问题

1)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a=T2.a) ;

    T1数据量小而T2数据量非常大时,T1<<T2 时,1) 的查询效率高。

2) select * from T1 where T1.a in (select T2.a from T2) ;

     T1数据量非常大而T2数据量小时,T1>>T2 时,2) 的查询效率高。

exists 用法:

请注意 1)句中的有颜色字体的部分 ,理解其含义;

其中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a=T2.a” 相当于一个关联表查询,相当于

“select 1 from T1,T2     where T1.a=T2.a”

但是,如果你当当执行 1) 句括号里的语句,是会报语法错误的,这也是使用exists需要注意的地方。

“exists(xxx)”就表示括号里的语句能不能查出记录,它要查的记录是否存在。

因此“select 1”这里的 “1”其实是无关紧要的,换成“*”也没问题,它只在乎括号里的数据能不能查找出来,是否存在这样的记录,如果存在,这 1) 句的where 条件成立。

 

in 的用法:

继续引用上面的例子

“2) select * from T1 where T1.a in (select T2.a from T2) ”

这里的“in”后面括号里的语句搜索出来的字段的内容一定要相对应,一般来说,T1和T2这两个表的a字段表达的意义应该是一样的,否则这样查没什么意义。

打个比方:T1,T2表都有一个字段,表示工单号,但是T1表示工单号的字段名叫“ticketid”,T2则为“id”,但是其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而且数据格式也是一样的。这时,用 2)的写法就可以这样:

“select * from T1 where T1.ticketid in (select T2.id from T2) ”

Select 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 not in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Select 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student);

第一句SQL语句的执行效率不如第二句。

通过使用EXISTS,Oracle会首先检查主查询,然后运行子查询直到它找到第一个匹配项,这就节省了时间。Oracle在执行IN子查询时,首先执行子查询,并将获得的结果列表存放在一个加了索引的临时表中。在执行子查询之前,系统先将主查询挂起,待子查询执行完毕,存放在临时表中以后再执行主查询。这也就是使用EXISTS比使用IN通常查询速度快的原因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